欢迎访问:多米(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400-8868-162
13790660060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知识

多米数控钻孔机厂家:机器刮研能否取代手工刮研?

文章出处:http://www.duomi18.com 作者:多米机械 人气: 时间:2021-09-24

  目前市场上分赞成刮研和反对刮研的分化的十分严重,手工刮研和机器刮研谁更好?

  是个刮研师傅九个半腰肌劳损!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刮研作业克致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淋巴管闭塞症,既然刮研危害这么大,为什么有的制造企业还保留这种工艺呢?刮研到底精度能提升到什么地步?什么情况下使用刮研?刮研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怎么解决?目前全球来看,刮研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接下来我会发几分钟时间,让你对哦这个刮研有个深刻全面科学的认知。

多米数控钻孔攻丝机厂家

  刮研,也叫铲花,目前市场上分赞成刮研的和反对刮研的分化的十分严重,但是很少有人把他一次性讲清楚!针对这两方面的立场问题我做了一些调研,去掉,筛选完之后,赞成刮研的理由我总结了以下几条:

  赞成观点一:刮研是用手工操作的,不受任何工件位置的限制,也不受工件大小的约束,行业形象比喻成:“蚂蚁啃骨头。”

  赞成观点二:刮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低,不会引起工件的受力和受热变形,因此能作精密加工。

  赞成观点三:在装配中可以用刮研来修整封闭尺寸链的精度。

  赞成观点四:接触点使工件表面形成微浅凹坑,还可形成油楔作用,以利于形成液体动压润滑。

  以上几点是主要的支撑刮研的观点,同样反对刮研主要观点我也总结了几条:

  反对观点一:刮研工作的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容易得职业病!

  反对观点二:现代加工母机平面磨床和导轨磨床,目前完全可以“以磨代刮”或者“以刨代刮”

  反对观点三:刮研师傅鱼龙混杂,每个师傅水平相差巨大,刮的时候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很难做到一致性

  以上支持者观点和反对者看似乎理由很充分,那究竟这个挂研工艺还到底有没有必要继续下去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必须从刮研的原理说起,首选刮研是利用刮刀,基准表面,测量工具和显示剂,以手工操作的方式,边研点边测量,边刮,使工件达到工艺上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和精密性等要求的一项精加工工序,具体操作就是将工件与标准工具之间涂上一层显示剂,经过对研,使工件上较高的部位显示出来,然后用刮刀刮去较高部位,经过这样反复地对研和刮削,不断找出他的着色最高点,然后手工刮去,使表面的接触点增加,最后达到接近标准基准表面的过程,具体的工艺包括粗刮,细刮,精刮,刮花,具体的操作作业呢就是利用不同的规格的刮刀比如长刀,短刀精刮刀等针对不同的加工量,用不同力度,精刮表面的平均研点,(25mmX25mm)增加,平面度粗糙度到达加工刮研的要求时候的一系列操作!当然工艺上还有斜花纹,燕形花纹和鱼鳞花纹等目前已经发展为一整套相当完整讲究的工艺,备受老一辈机加人的青睐!

  好了,重点来了,手工刮研和机器刮研谁更好?我接下来从两者的精度对比,加工效率,适用范围等多个认知维度综合给大家详细对比供你参考!

  首先最关键的指标:精度,这也是最具有争议的地方,手工刮研确实能提升精度,应该没有人反对,但是手工刮研精度到底有多高,根据行业精刮的行规要求,精度上应为平均研点,(25mm*25nn)20-25点,平面度达0.01mm/500m平方以下,表面粗糙度为Ra0.8-Ra1.6时结束细刮,可能个别师傅技术更好点,能将技术提升指标10%-20%,我们对照磨床的这一指标,只要不是特别垃圾的正常磨床基本上都是很轻松达到这一个技术指标的,所以在精度方面传统的刮研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第二对比指标:加工范围,手工刮研基本不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管有没有电,也不管加工物体是规则还是不规则几何外观,也不管是V槽还是其他形状,只要刮刀和肉眼能看的到的地方都是可以加工,二磨床只能加工规则容易摆放下刀或者下磨头的场合,所以 从加工范围来说,手工刮研明显作业面更广。

  第三个对比指标:加工效率,分两个维度对比,在 机床能下刀加工的地方,手工刮研的效率没有办法对比,但是磨床或者刨床弄不到的地方,自然刮研是最好的精加工方法之一,手工刮研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在以前加工母机还不完善和种类不丰富的时候,他无疑给精密加工领域全球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功劳,为了做客观的了解,我拨打了很多我们国外朋友电话了解目前刮研在全球的最新的客观的情况,讨论分享给大家,目前我们市场见到的绝大多数知名品牌的数控厂商还保留了刮研工艺,主要加工一些中小范围空间,当然绝大多数的标准化刮研的工艺被更高精度的机床取代了,目前在我国在很多军工,精密领域刮研还是无法替代的工艺!

  当人我个人的观点,刮研如果要延续下去也必须与时俱进,比如刮刀检测手段等等都可以升级改造,比如手工刮刀,完全可以升级成可调动力可换头的电动刮刀,染色肉眼识别工艺可以借助更精密的科学仪器,人的肉眼能力是有限的,这样不但降低职业病的风险同时提升加工效率!我始终相信,能传承下来的一定有它传承下来的道理,我们不能全部否定也不能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应该以历史科技的发展为尺子科学全面客观的看待所有的问题。


在线客服

扫码与我交流